進口柴油發電機組-柴油機工作原理圖
2019-09-03
來源: 柴油發電機組廠家
1. 活塞式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內燃機的工作原理是將柱塞安裝在一端的封閉缸內,柱塞頂面和氣缸內壁形成封閉空間。如果柱塞與帶有推桿的車輪連接,柱塞通過推桿移動以推動車輪旋轉,從而將從空氣中獲得的熱量轉化為機械能以推動車輪旋轉。內燃機的工作過程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地將燃料和空氣送進氣缸,并在氣缸內燃燒以釋放熱能。氣體吸收熱能后產生高溫高壓,促進活塞工作,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內燃機由獨立的發動機組成。工作時,燃料和空氣直接送到發動機氣缸燃燒,釋放熱能,形成高溫高壓氣體,促進活塞運動,然后通過曲柄和連桿機構輸出機械能。
二沖程汽油機(亞洲流體網)工作原理圖
二、內燃機機械傳動機構:
在往復式內燃機中,曲柄連桿機構的作用是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轉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從而實現熱能和機械能的相互轉化。
內燃機的機械傳動機構由活塞 1、連桿 3 和曲軸 4 組成。
活塞只能沿著圓柱體以一條直線來回運動。曲軸由兩根軸組成,一條中線在一條直線上。其中一個軸放置在閥體的中心孔中,稱為主軸。主軸只能在閥座孔內圍繞自己的中心線旋轉。另一個軸通過曲柄連接到主軸上,稱為連桿軸。它繞主軸旋轉。連桿是兩端有孔的直桿,一端連接活塞,另一端連接連桿軸,當活塞運動和曲軸旋轉時,連桿軸擺動。

當活塞來回運動時,曲軸通過連桿繞主軸中心旋轉產生旋轉運動?;钊\動和曲軸旋轉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活塞的運動位置與曲軸的旋轉位置相對應。
3. 單缸四沖程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在連續運行四沖程(即曲軸旋轉兩周)期間,具有工作循環(進氣—壓縮—燃燒膨脹—排氣)的柴油機被稱為四沖程柴油機。
為了更清楚地反映氣體壓力隨體積的變化,在圖 1 /6/ 5 中繪制了單缸四沖程柴油機的示功圖。水平坐標表示氣缸體積和氣缸的絕對壓力。圖中的水平虛線表示絕對壓力為大氣壓(亦即 1 公斤 / 厘米 2)。VC 和 VH 分別表示燃燒室體積和氣缸工作體積。
以下是與單缸四沖程柴油機工作過程的示意圖和指示圖進行比較,以說明其工作過程 9 指非渦輪增壓柴油機)。
1. 第一沖程 - 在進氣過程中活塞從上死點移動到下死點。此時,進氣閥開啟,排氣閥關閉。
在進氣過程開始時,活塞處于死點。在氣缸(燃燒室)的最后一個循環中有殘余的廢氣。當曲軸旋轉時,活塞通過連桿向下移動,同時開啟進氣閥。活塞向下運動時,缸內體積增大,壓力減小。當壓力低于大氣壓時,外部新鮮空氣開始被吸入到氣缸中。直到活塞移動到死點,汽缸里充滿了新鮮空氣。在新鮮空氣進入氣缸的過程中,由于空氣過濾器、進氣管道、進氣閥等阻力的影響,進氣端缸內的氣體壓力略低于常壓,約 0.8×0.9kg/CM2,由于空氣在高溫和燃燒室壁面上吸收殘余廢氣的熱量,溫度可達 35°50℃。
應該指出,實際柴油機的進氣閥是在活塞位于死點之前提前打開的,并推遲到死點之后。" 其原因是,如果進氣過程開始向下運動,進氣閥開始打開,不能立即完全打開,導致缸內出現部分真空,導致活塞下陷時產生更大的阻力。因此,進氣閥應在上止點前提前開啟,當活塞從上死點開始下降時,進氣閥已達到最大位置,以確??諝忭樌M入氣缸,從而降低活塞的向下阻力。在進氣過程中,當空氣沿進氣管吸入氣缸時,氣流會產生慣性效應。如果閥門延遲到死點后關閉,活塞雖已開始上升,但仍可充分利用氣流的流動慣量,使部分新鮮空氣進入氣缸,保證更多的空氣被吸入。由于進氣閥早開晚關,實際柴油機的進氣過程均大于 180°曲軸角,一般為 220°~240°。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海南康明斯發電機組原創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