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康明斯資訊'碳收益'將如何改變火電行業生態

目前,上市公司半年報已披露完畢。記者選取29家電力企業半年報分析發現,上半年凈利潤出現下滑的企業超過9成,虧損達8家。
五大發電集團的主要上市公司,華能國際(600011.SH)、華電國際(600027.SH)、大唐發電(601991.SH)、國電電力(600795.SH)、中國電力(002380.HK)均出現凈利潤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從36.19%到108.04%不等。其中,華電國際還虧損了2.21億元。
一方面是成本上漲,一方面是行業去產能加速,加之環保監管愈發嚴格,“四面楚歌”下的火電行業,能否迎來轉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作為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年底前全國碳市場將啟動,而電力行業幾乎肯定要被納入其中。
這必然重塑電力行業,尤其是火電行業的生態。
火電困局
談起今年的火電業務,幾乎所有發電企業半年報中透露出的就是一個字:難。
比如,中國電力中報顯示,上半年火電凈虧損2.717億元,利潤貢獻為-36.7%,而去年同期為48.5%。靠著貢獻了8.9億元凈利潤的水電、1.21億元凈利潤的風電和光伏,中國電力才扭虧為盈,但凈利潤同比下降77.93%至4.25億元。
造成火電困局的關鍵,在于煤價高企。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國電電力入爐標煤單價完成567.18元/噸,同比升高215.17元/噸。中國電力的火電業務的平均單位燃料成本約為212.58元/兆瓦時,較上年同期的125.98元/兆瓦時上升約68.74%,總燃料成本約增加16.43億元。
步入下半年,影響電力企業的就不僅僅只有燃煤成本,火電企業還將面臨煤電去產能、低電價、環保政策等風險。
目前,為限制火電發展,國家先后出臺了“三個一批”、風險預警、淘汰落后產能等煤電發展政策,“十三五”期間還將取消和推遲煤電建設項目1.5億千瓦以上。因此,國電電力中報提到“重點煤電項目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同時,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發用電計劃開發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市場交易更加活躍。業內人士指出,今后低價交易電量將大幅增長,發電企業的平均結算電價存在下滑的風險。
另外,今年東部地區燃煤電廠需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實施對發電廠大氣及廢水污染物排放提出更高標準要求,京津冀秋冬季節將實施“強化督查”、“派駐巡查”、“中央環保專項督察”組合拳,環保政策持續加碼。
除了上述政策,今年下半年,影響電力企業生態的還有一項關鍵事件: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根據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同時規定,制定覆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航空等8個工業行業中年能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碳排放權總量設定與配額分配方案,實施碳排放配額管控制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盡管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相關行業并未最終確定,但幾乎可以肯定,電力行業必然將被納入其中。而按照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萬噸標準煤以上(含)的標準,全國幾乎所有火電廠都將被納入碳交易。
目前,針對碳交易進行區域試點的7個地區,也都將電力行業納入進來。而由于電力行業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約占全國能源消耗二氧化碳直接排放的40%左右,一旦全國碳市場啟動,該行業將成為交易市場的主力軍。本文來源;m.tiyubbs.cn 柴油發電機組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海南康明斯發電機組原創文章。
推薦文章